发布时间:2025-10-15 17:08:45    次浏览
在80年前的今天,1936年10月19日,鲁迅在上海病逝。鲁迅先生给我们留下的作品多是经典,其中《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社戏》、《阿长与山海经》、《孔乙己》、《闰土》等节选文章入选中小学生语文教材中。所以,大家对于鲁迅应是不陌生的。鉴于,《朝花夕拾》的知识点已经汇总推送,今天小编给大家推送的是《狂人日记》的练习题。《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首发于1918年5月15日4卷5号《新青年》月刊,是鲁迅的一篇短篇作品,收录在鲁迅的短篇小说集《呐喊》中。内容大致上是以一个“狂人”的所见所闻,指出中国文化的朽坏。《狂人日记》在近代中国的文学历史上,是一座里程碑,开创了中国新文学的革命现实主义传统。作品通过狂人的形象描写,尖锐地揭示了家族制度和礼教的“吃人”本质,表现了作者对以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为主体内涵的中国封建文化的反抗;也表现了作者深刻的忏悔意识。作者以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对中国的文化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同时对中国的甚至是人类的前途表达了深广的忧愤。练习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候补(hòu)撮录(cuō)衙役(yá)宛然(wǎn)B.青面獠牙(liáo)鬼鬼祟祟(suì)食肉寝皮(qǐn)面面相觑(qù)C.牵掣(chè)痨病(lào)椽子(chuán)接洽(qià)D.刽子手(kuài)簿子(bò)劝勉(miǎn)佃户(diàn)解析:B项中“獠”读“liǎo”;C项中“痨”读“láo”;D项中“刽”读“guì”。答案:A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1)我便从头直冷到脚根,晓得他们布置,都已___________了。(2)进了书房,便反扣上门,_________是关了一只鸡鸭。这一件事,越教我猜不出底细。(3)书上写着这许多字,佃户说了这许多话,却都笑___________的睁着怪眼睛看我。(4)前天赵家的狗,看我几眼,可见他也同谋,早已___________。老头子眼看着地,岂能瞒得我过。A.妥当 宛然 吟吟 接洽 B.停当 宛然 呵呵 接洽C.妥当 宛然 吟吟 接触 D.妥当 宛然 哈哈 接洽解析:B项中“停当”指事情完成,并不代表事情完成好坏;C项中“接触”指刚开始谋面,还未谋划好;D项中“哈哈”指大笑,如仰天大笑,一般大笑时不会睁眼看人。 答案:A3、下列语句中标点符号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不对?他们何以竟吃?!”B.我明白了。这是他们娘老子教的。C.自己想吃人,又怕被别人吃了,都用着疑心极深的眼光,面面相觑。……D.“没有的事?狼子村现吃;还有书上都写着,通红斩新!”解析:B项,句末的句号应换成感叹号,以表达狂人恍然大悟时的感叹。答案:B4、对原文说法不确切的一项是()。A.作者在发表《狂人日记》时,首次使用了“鲁迅”的笔名。B.《狂人日记》的主旨并不是要写下层劳动人民所受到的迫害,更不是一个精神病人的“纪实文学”,而是要借狂人之口来揭露几千年来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C.狂人“踹”了古久先生的陈年流水簿子,是对于吃人社会的“经典”“戒律”的蔑视和斗争。通过“古久”和“陈年流水簿子”的形象暗示,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保守的传统文化。D.《狂人日记》中“吃人”与“仁义道德”的关系为:因为“仁义道德”才“吃人”。解析:D项,《狂人日记》中的那段出名的话不能被理解成:因为“仁义道德”,才要吃人;也不能被理解成“仁义道德”本身就是“吃人”。正相反,这段文字必须被理解成:尽管有“仁义道德”,还是吃了四千年的人;而吃人的时候,正是以“仁义道德”为幌子。答案:D5、对于《狂人日记》中人物形象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大哥展现的是一个权威、严厉,偶尔露出一点儿和蔼、假慈祥,一旦被触及痛处又尴尬窘迫、恼羞成怒的传统中国家长的形象。B.“陈老五”,虽然没有性格与面孔,但仍然是一个吃人的帮凶。C.赵贵翁和他的狗,是最坏的,天生就有吃人的本性。他们是旧有的顽固势力的代表。D.“他们——也有给知县打枷过的,也有给绅士掌过嘴的,也有衙役占了他妻子的,也有老子娘被债主逼死的”,是指在封建统治和压迫下不觉醒的劳苦大众。解析:B项中陈老五虽然屡屡出场,但只是作者的一个道具,是一个中性人,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因此不能认为他是吃人的帮凶。答案:B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10题。五这几天是退一步想:()那老头子不是刽子手扮的,真是医生,也()是吃人的人。他们的祖师李时珍做的“本草什么”上,明明写着人肉可以煎吃;他还能说自己不吃人么?至于我家大哥,也()冤枉他。他对我讲书的时候,()说过可以“易子而食”;又一回偶然议论起一个不好的人,他便说不但该杀,还当“食肉寝皮”。我那时年纪还小,心跳了好半天。前天狼子村佃户来说吃心肝的事,他也毫不奇怪,不住的点头。可见心思是同从前一样狠。既然可以“易子而食”,便什么都易得,什么人都吃得。我从前单听他讲道理,也胡涂过去;现在晓得他讲道理的时候,不但唇边还抹着人油,而且心里满装着吃人的意思。六黑漆漆的,不知是日是夜。赵家的狗又叫起来了。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七我晓得他们的方法,直捷杀了,是不肯的,而且也不敢,怕有祸祟。所以他们大家连络,布满了罗网,逼我自戕。试看前几天街上男女的样子,和这几天我大哥的作为,便足可悟出八九分了。最好是解下腰带,挂在梁上,自己紧紧勒死;他们没有杀人的罪名,又偿了心愿,自然都欢天喜地的发出一种呜呜咽咽的笑声。否则惊吓忧愁死了,虽则略瘦,也还可以首肯几下。他们是只会吃死肉的!——记得什么书上说,有一种东西,叫“海乙那”的,眼光和样子都很难看;时常吃死肉,连极大的骨头,都细细嚼烂,咽下肚子去,想起来也教人害怕。“海乙那”是狼的亲眷,狼是狗的本家。前天赵家的狗,看我几眼,可见他也同谋,早已接洽。老头子眼看着地,岂能瞒得我过。最可怜的是我的大哥,他也是人,何以毫不害怕;而且合伙吃我呢?还是历来惯了,不以为非呢?还是丧了良心,明知故犯呢?我诅咒吃人的人,先从他起头;要劝转吃人的人,也先从他下手。6、文中空白处该填的词语是()。A.假如 虽然 毫不 亲口 B.假使 仍然 并不 亲口C.假使 居然 并不 亲自 D.假使 仍然 毫不 亲口解析:A项中“虽然”不表结果,填入不合适;B项中“并不”的强调作用不如“毫不”;C项中“亲自”多表示动作,而不是语言。答案:D7、画线的语句真实用意是()。A.表明狂人精神真正存在病理上的问题,思维混乱。B.表明狂人故意这样说,证明医生也是吃人的人。C.有意表明狂人的思维混乱、不清晰,以增强文章的可信性。D.狂人原先记得,只是一时忘记了。解析:鲁迅先生在文中故意让狂人忘却《本草纲目》的全称,真正用意是表现本文是狂人在病中所记,以增强文章的可信性。答案:C8、“狮子似的凶心,兔子的怯弱,狐狸的狡猾,……”真正的指的是谁()。A.赵家的狗 B.赵贵翁 C.大哥 D.一切吃人者解析:作者的真正的用意是表明一切吃人者像狮子一样凶恶——像野兽一样吃人,所以凶恶;像兔子一样胆怯——吃人时,也害怕被人吃,所以胆怯;像狐狸一样狡猾——必然找到冠冕堂皇的吃人理由,才肯下口,显出狡猾。答案:D9、对“祸祟”“自戕”“呜呜咽咽”“嚼烂”四个词注音正确的一组是()。A.huò suì zì qiāngwū wū yè yè jué lànB.huò suì zì qiāngwū wū yàn yànjué lànC.huò chóng zì qiāngwū wū yàn yàn jiáo lànD.huò suì zì qiāngwū wū yè yèjiáo làn解析:A组“嚼”读“jiáo”;B组“咽”读“yè”;C组“祟”读“suì”。答案:D10、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用《本草纲目》上载人肉可以煎吃,以及“易子而食”“食肉寝皮”等典故来证明中国的吃人传统由来已久。B.赵家的狗、“海乙那”等都是吃人者的帮凶。C.“最可怜的是我的大哥,他也是人,何以毫不害怕;而且合伙吃我呢?”点明在杀人礼教的惯性之下,亲属沦为凶手而竟不自知,表明了封建礼教的麻痹作用和吃人者的可悲。D.狂人反对、诅咒吃人,但同时也认为存在着“劝转”吃人者放弃吃人的可能和希望,给了读者一丝希望和亮点。解析:B项,作者通过“海乙那”这个事例,来说明赵家的狗也吃人这一事实,并非表明“海乙那”是吃人者帮凶的意思。